中信银行的印章管理部门为了有效防范用印业务过程风险、提升业务效率,决定建设防伪电子印章系统,期望通过将实物印章管理的手工操作全部转换为系统电子化管理,同时引入高安全级别的数字签名、光学防伪及安全打印技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改变员工穿梭于部门或总分行间的人工送审现状,降本增效的同时,全面提升印章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
中信银行成立于1987年,总部设在北京,是我国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截至2023年,中信银行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51家营业网点,并在境内外设有多家附属机构。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分支机构的不断开设,这对传统的印章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
1. 传统印章分散式管理存在道德风险,根据监管要求,迫切需要将印章上收进行风险集中管控;
2. 印章上收后,传统用印方式难以满足业务响应时效,同时带来大量异地用印成本,需要建设电子印章系统用电子化的方式降本增效;
3. 电子印章系统需满足行内包括行政、运营等各类业务条线的用印需求,可作为用印服务中台对外提供电子化用印服务,并能够满足纸面及电子两种用印交付场景;
4. 电子印章系统需要能够提供商用级别的防伪技术,在纸面和电子双重场景下保障印章及用印文件的安全性。
在中信银行印章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建设了防伪电子印章管理中台,面向行内各业务系统提供接用印服务,通过实现用印业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做到未经授权不得使用、事事留痕、件件可追;在用印操作过程中融入智能辅助用印技术和用印机器人提高处理效率,节约人力成本,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对业务响应时效的要求;同时,在印章中融入高安全级别的防伪技术和电子签名技术,满足印章及用印文件纸面和电子双重交付场景下的安全需求:
纸面交付场景:通过在印章中融入具有国家专利的非线性光学防伪技术,实现经防伪打印的印章和用印文件具有防复印、防篡改、防伪造等特性。一旦被非法篡改可被轻易的识别出来,保证纸面用印文件真实、可靠。
电子交付场景:通过在电子文件中加盖电子签章,使电子文件被数字签名进行保护,一旦被篡改可通过验真程序轻易识别,确保了电子文件在线上流转过程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益高防伪电子印章解决方案,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印章管理的一次创新性整合,是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步骤之一。该方案通过运用先进的光学防伪技术、加密算法、数字证书以及安全打印技术等前沿科技,将实体印章的物理形态转化为电子形态时,保留了实体印章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唯一性等特征,针对不同交付场景应用不同的技术手段,确保印章不管是在纸面交付还是电子交付时,在法律层面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同时降低了因物理距离带来的操作不便和传递成本。
系统通过与企业内部各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能够贯穿企业的合同签署、文件审批、业务执行等各个环节,可有效降低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和潜在风险,提升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在印章使用过程中的协同作业能力。这种深度集成不仅提升了印章管理的效率,更实现了对企业运营全流程的有效监控与管理,有力推动了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